生涯规划很重要 提早筹划明方向

发表于:2021-01-18 华禹教育网    

  北京考试报记者邓菡


  聚焦高三备考家庭生活的热播剧《小欢喜》曾出现让人揪心的一幕:高三誓师大会,乔英子在将要放飞的“理想气球”上写下了“中国国家航天局”,而她的妈妈写的却是“清华北大取其一”。最终,还未放飞的气球在母女的争执中被挤爆。剧中的这段演绎引发不少过来人的共鸣。孩子的生涯规划到底谁说了算?备考期间,家庭成员是否应该对“生涯规划”这个话题早考虑。记者就这一系列话题对几位相关人士进行采访。


  早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吴小华表示,北京实施的“3+3”新高考政策,在给予高中生更大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对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生涯教育是连接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实现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涯规划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延伸至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整个过程,同时要具备学术与职业功能,为升学与就业服务。


  究竟什么是生涯规划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生涯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富蕾认为,生涯规划是科学理性地选择一个未来发展方向和相对具体的目标,经过信息搜集和加工处理,了解应该沿着一条怎样的路径努力,可以实现目标。生涯规划包含意识唤醒、探索自我、了解外部世界、决策、行动计划和再评估6个环节,规划的结果不是一次成型的最终结论,而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断突破困境,螺旋前进,贯穿生命的全过程。


  对于高考生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这个话题,富蕾认为,高等教育可以理解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高考生面临角色身份的转换,步入大学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要进入社会,大学的专业和学科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明确未来可能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都是必要的,而上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解决。只有清晰未来发展方向、学科优势、主要就业分布、准确自我定位,才可以和学科选择精准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让高考志愿选择更理性。


  明确:规划时孩子要当主角


  “备考之年,复习当先,杂事免谈。”这句话可能反映了不少考爸、考妈的心声,但这种一心只让孩子盯备考的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北京市第七中学教师曾于秦表示,为什么大家觉得高考很重要,是因为不少父母觉得,孩子考上好大学才能找一份好工作,生活才能过得好。可见,高考不是目的,只是让孩子获得更好生涯的途径。既然如此,备考之年就不能只谈高考不谈生涯规划。


  富蕾表示,做好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是信息搜集和整理。信息搜集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了解自己,精准的自我定位可以帮助考生描述自己。二是了解外部世界,充分的信息和分析可以帮助考生清晰去向和目标。


  备考家庭中的孩子和父母该如何分工完成规划任务呢?富蕾认为,亲子双方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合力完成。考生可从自己喜欢做什么(兴趣)、习惯怎么做(性格)、擅长做什么(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评价(价值观)四个方面完成自我探索,可通过定性的自我分析了解自己。同时要注意收集和自己关系较亲密的人、相对比较了解自己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侧面描绘自己。


  家长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评价和看法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会伴随着个体成长产生深刻印记。在孩子生涯规划这件事上,家长要避免一味地灌输,因为每个人的经验都不可能是全面的,要鼓励孩子主动学习和思考。在规划的过程中,家长可陪伴孩子一起搜索信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主动学习新知识,理性分析选项,提供客观评价和建议,找到孩子特质和目标,实现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孩子是自己生涯的设计师和执行者,父母是辅助者。”曾于秦这样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父母在高三阶段和孩子谈论生涯规划的意义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义,让孩子从一段段被动人生转变为连续生长的主动人生,从无意义的生活转变为自我赋义、充满意义的生活。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还能避免因高考结束失去方向而导致的“空心病”。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让孩子从外在的考试压力动机转变为内在兴趣、意义动机,从升学成绩目标转变为人生价值目标。三是探索多元生涯路径,为孩子的未来找到更多可能性。除了高考,孩子还可通过特殊类型招生、留学等多种途径获得教育,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选择:结合自身合理规划


  对于高三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是生涯教育的功能作用之一。吴小华表示,新高考改革将过去按学校录取变为按“专业(类)+院校”录取,体现了对学生专业选择权的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不仅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更关系考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学校和家长依据考生的兴趣、性格及潜能,对考生进行个性化生涯规划,使高中生更加充分认识当下社会的就业现状,明确自身想要学习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有针对性地填报高考志愿,促使高中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


  考生选择专业要根据兴趣。兴趣,简言之就是喜爱,因为喜爱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力,并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提升专业水平。做选择时,考生要正确区分专业类与专业招生的区别。招生专业类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按类招生的专业类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进入是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大学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校再根据学生志愿和有关规定,安排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并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此外,对于部分特殊职业,如医生、软件工程师、翻译等,大部分情况下,只有选择了相应的专业学习后才能从事理想的职业。如果学生已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选择志愿时就要以专业为第一衡量点。


  对于如何全面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实力和特色,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及建设学科名单、“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布的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工科专业等;也可通过各大学官方网站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资料收集。这些官方途径会详细介绍学校的优势专业和学科,公布当年的招生简章和往年的录取情况,并提供详细准确的数据。此外就是学校举办的高考招生咨询会和宣讲会,一般会包含高校的全面介绍,或各省市考试院及招生办提供的报考志愿指南等相关材料。上述官方数据都有一定权威性,考生在规划志愿时可重点参考。


关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历经20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2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8000人、硕士研究生9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
了解更多 访问官网
猜你喜欢
  • Copyright©201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