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记忆”——福建省第二届手绘艺术大赛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发表于:2016-12-20 艺术设计系    

    12月16日下午,第二届福建省手绘艺术大赛颁奖典礼在人文B301顺利举行。


    本次大赛由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同主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承办。大赛从今年9月份启动,到11月20日征稿结束,历时七个月,共征集376份作品,最终入围46份。参赛作品内容广泛,包括各类建筑、室内与景观,表现技法多样,水彩、铅笔、粉笔、马克笔、钢笔等均有涉及。作品参观人次达1.5万人,为第三届两岸空间艺术周活动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有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厦门建筑装饰协会顾问赵晓东、厦门建筑装饰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忻、厦大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执行系主任林波、中国国际设计周执委委员国广一叶厦门副总叶智华以及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嘉庚学院等专业老师评委。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由戴一峰副院长上台致辞,他表示本次大赛旨在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既以空间记忆为主题,我们就应给空间以权利。大赛贯彻了嘉庚学院以有效教学见长教学理念,通过大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非常有意义。


    此次颁奖共颁发优秀奖20名,荣誉奖2名,银奖两名及金奖一名。其中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张盛同学的作品《归宿》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朱明正同学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袁瑜同学分别凭借作品《念·回》,《建筑笔记》斩获银奖。


    《归宿》的灵感来源于一部不为人知的爱情剧《土楼里的女人》,剧中的女孩被卖到土楼,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一辈子的心血。而这也与现实生活中许多嫁到土楼的女人的生活相契合。大赛的主题是空间记忆,他的理解就是在这个空间存在的人和发生的事,然后成为一段记忆或者历史。空间是一个载体,更多能感动人心地是人间真情。取名“归宿”也是想表达土楼是这些女人一辈子的归宿。不仅仅土楼,我们每个人心中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归宿之地,它不一定是真实的建筑,也有可能是虚幻空间,但终究会在这个空间里留下自己最真挚的情感痕迹。


    颁奖典礼结束后,国广一叶厦门第七所所长,厦门筑雅设计教育创始人周艺川老师通过“集”、“传”、“规”三个方面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手绘的理解。“集”意寓收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应遵照自然。而在收集内容后则需要表达,由此便引出了“传”。“规”则代表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应做到规范制图。同时他谈到手绘是没有界限的,设计源于生活,而手绘可以记录生活。


    在活动的最后,评委及嘉宾共同前往嘉庚美术馆参加本次手绘大赛入围作品展览开幕仪式,颁奖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附获奖名单:


金奖:张盛


银奖:袁瑜、朱明正


铜奖:张弘仑、刘惺懵、曹征征




优秀荣誉奖(在职组)


徐小羽


陈力群




优秀奖


李芯蕊、徐玉婷、杜昊、吕靖雨、涂小锵、陈倩茹、卢颖、王佳琦、蔡金城、李颖洁、张俊强、武远、林发鑫、吴文凤、刘慧君、范训瑞、王艺燃、刘芷欣、王晓光、邓逸遒




入围奖


高鑫豪、张雄、熊超、王璐、周子程、王子纯、李冰月、肖强、俞琬筠、张芝媛、夏建南、吴彤钰、周丹、刘伟文、苏永超、黄培涵、庄傲、李雨珂、陈一家、王忻


关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历经20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2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8000人、硕士研究生9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
了解更多 访问官网
猜你喜欢
  • Copyright©201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