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上午9点,人文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周第一场讲座在经管楼207教室举行,来自美国的肖樱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以“时间记忆与华语电影展望”为主题的讲座,同时也为同学们解答了许多关于电影专业方面的疑惑,激发大家的兴趣,让更多人一起关心并参与华语电影的未来发展。
肖樱副教授在电影研究、大众文化和传媒研究、流行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很深造诣,并多次获奖。除学术研究之外,还积极从事过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节组织工作。由她所制作的纪录片《家庭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入选在第60届联合国DPI/NGO年会上放映。自2004年来,她一直担任纽约·上海当代中国纪录片双年展的主要策展人,曾多次受邀前往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新泽西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讲学。
讲座伊始,肖副教授幽默随和的自我介绍让现场的气氛欢乐不少,接着她从梳理华语电影历史讲起,其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各位师生。肖副教授针对华语电影的定义展开了深度的分析,并详细传达了好莱坞对于华语电影的判断。值得一提的是,肖教授喜欢随时进行现场提问,这也使得在场的同学们拥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机会。同学们踊跃的发言和肖副教授耐心的解答使得整场讲座的气氛格外轻松融洽。
紧接着,肖老师介绍了中国电影的进化史,配合播出了许多具有年代代表性的电影片段,让同学们视听结合,更好地体会中国电影发展的不易。除此之外,肖教授还对中国五代电影人的演变及特征进行了概括,着重分析了占领中国主流电影市场的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通过聆听肖教授生动的演讲,再配合现场的踊跃提问,在场的同学们都各有收获,体会到华语电影的魅力所在。
讲座的最后,向在场的同学们表达真挚的祝福后,肖樱副教授送给同学们一句来自本·杰明的名言:人类与电影的接触是一见钟情和一见定情。她希望热爱电影的同学们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多欣赏多了解华语电影,不断积累学识,一同展望华语电影的未来。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